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8-01-17 字号:[ ][][ ]

——2018116日在崇川区

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代区长 钱锁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全面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实现了新一届政府工作的良好开局。预计(下同)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0亿元,增长8.2%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8亿元,同口径增长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8亿元,同口径增长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0亿元,增长8.5%;进出口总额420亿元,增长16.3%

(一)发展质量持续提升。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调结构、转方式上,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产业质态不断优化。工业经济明显回升,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325亿元,同比增长10.6%;实现利润38.5亿元,增长45.6%;销售利润率12.3%,盈利水平居全市前列。“3+3+N”产业支撑作用显著,应税销售增长15%。服务业主导地位更加巩固,实现增加值585亿元,增长9.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上升至76%。楼宇经济不断壮大,实现全口径税收32亿元,创成市星级主题楼宇14幢。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3.5%,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6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5.59件。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崇川科技园被列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南谷众创社区、创源创新实验室和南通创新公园3家单位列入国家众创空间备案名单,智慧技术众创社区获首批江苏省众创社区试点。要素保障更加充分。设立崇海产业发展母基金,落实各类专项扶持资金2.2亿元。引进赵忠贤、孙九林等“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顶尖人才8名,入选省双创人才12名。

(二)项目建设取得突破。一年来,我们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和总抓手,以重大项目的有效推进拉动全区经济增长。重大项目扎实推进。4个中央预算内项目全部达到序时,13个市级“双百工程”项目开竣工率100%。新开工云创中心等亿元以上产业项目73个,年度投资超百亿元。7个十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和21个科技研发类项目顺利推进。落实建设督导、审批代办等项目推进机制,强化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精准帮服,有效解决醋纤六期用地等各类问题50项。盘活存量土地资源,供给产业用地1020亩。项目招引成效明显。创新招商引资体制机制,“1+4”招商大格局初步形成。继续深挖京、沪、深、宁等地招商“富矿”,围绕科技研发、现代金融、文化创意等重点产业领域,精准引进行业旗舰型、龙头型项目,华为软件云、商客通尚景等268个优质项目成功落户。全年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1亿美元。对接服务上海取得实效。与黄浦区建立经济合作关系,成立浦东人才城双创离岸孵化基地和4家驻沪招才引智工作站,引进海高层次领军人才11名,推进与上海科技转化交流合作项目8个,上海交大“一基金两基地”、上海软件园南通分园等25个对接上海项目加快建设。

(三)城市功能日趋完善。一年来,我们建管并举不断完善城区功能和形象,列全市“三城同创”考核第一,为南通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作出重要贡献。城市更新有序推进。全年完成房屋征收120万平方米,29个项目“清零”交地,有力保障了中央创新区、五山及滨江地区、轨道交通一号线等市级重大项目如期开工。安置工作提质提速,全年竣工安置房47.4万平方米,安置动迁居民6500户,紫东南苑等安置小区质量环境达到较好水平。按照尊重历史、整体保护、自愿疏解、改善民生的思路,启动寺街、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完成首批90户居民腾迁工作。认真落实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任务,新增绿地面积2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5%,林木覆盖率达到29.6%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施虹桥新村等6个综合整治类和53个民生急办类项目,完成学田南路等26个长期困扰居民的积水点改造。完成19项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启印路、工农路辅道等多条支路与主次干道实现连接贯通,区域交通微循环得到显著改善。提升停车功能配套,新增机动车泊位3184个。完成观音山新城市场、江景苑市场和三里墩市场标准化建设并对外营业。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城管综合执法改革全面完成,力量下沉、重心下移、统分结合的执法体制基本形成。实施流动摊点333”治理提升行动,主次干道流动摊点和马路市场基本消失。落实市区违法建设“5320”行动,全年拆18.2万平方米,有力遏制了违建之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7个街道271个居民小区和43个企事业单位开展试点,绿城玉兰公寓成为全省垃圾分类现场会观摩点。深化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免费为居民清运装潢垃圾65万吨。食品监管体系更加健全,辖区27家菜市场全部实施初级农产品快检,200家餐饮单位积极参与“明厨亮灶”试点。

(四)生态治理力度加大。一年来,我们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打造美丽崇川为统领,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监管,辖区生态质量持续提升。全面推进环保专项整治。强势推进“263”专项行动,按时完成中央、省环保督查40项交办任务和信访件办理工作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关停52家印染企业,在全市率先完成全部23家畜禽养殖场关停清迁,完成濠北路餐饮一条街油烟扰民整治,污水处理厂安全防护距离内的民居全部搬迁全面推进大气治理。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实施扬尘管控、露天烧烤整治、秸秆禁烧。完成14项燃煤锅炉整治任务,实现年度减煤目标。PM2.5年均浓度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9%,空气质量指数达标率76.9%,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全面推进水环境治理。实“河长制”,全147条等级河道河长全覆盖,240名河长巡河常态化;推进“断面长制”,加密34条河道断面监测,排查排口2100个,省考以上断面全部达标。全面排查通吕运河入河污染源,完成沉船打捞、渔网清理。系统治理河道,完成工农河等7条黑臭水体生态治理,疏浚贯通铺港河等16条河道,新建生态护岸5.1公里。清理3家沿江非法码头,沿江水域船舶治理基本完成。

(五)民生工程扎实推进。一年来,我们始终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10大类5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达到预期目标。做实富民工程。持续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力度,民生投入增长1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5万元,增长8.7%。推进创业富民,帮扶1300人成功创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300万元,清之华园获评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加强就业保障,开展岗位技能培训1.3万人次,援助就业困难人员1433名,新增就业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83%强化基本保障。安置被征地农民1.1万人,全面纳入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每月提高20元,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增至37张,4个街道完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提档升级。“救急难”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精准救助各类困难对象5100人。实施健康助老、妇女“两癌”筛查、孕前优生检查等项目,健康惠民14.5万人。落实“全面二孩”政策,开展生育关怀活动。获评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区。繁荣公共事业。快速推进两所新学校建设。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入学政策,“零择校成果得到巩固。小学集团化办学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教师管理、考核评估、财务体制等内部治理体系不断完善。获评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区,列为省依法治教改革试点区。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医联体建设顺利启动。开工建设区图书馆、文化馆,完成68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长征大会师》《仁医寸心》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在南通市第十一届运动会上,崇川代表团获得团体一等奖。创新社会治理。社区邻里基层治理“四位一体”不断完善,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全科社工”服务全面推广。建成协同运转的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城管、公安等信息有效整合。区、街、社区三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实体化建设有序推进,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5个公益项目获省级以上财政扶持,其中新城桥街道“重度残疾人褥疮护理项目获中央财政支持。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事前执法预防成效明显,事故数同比下降33%。立体式大防控体系日趋完善,刑事发案率同比下降29.2%,辖区居民安全感满意度98.75%,列全市第一、全省第三。其他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完成全国农业普查、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省双拥模范区创建通过验收。物价、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等工作不断进步,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慈善、红十字会等事业健康发展。

(六)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一年来,我们全面落实依法行政、“放管服”改革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各项要求,行政效能有了新提升。依法行政不断深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74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98.5%;办理政协委员提案176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98.6%。广泛听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商联、民主党派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虚心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认真落实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全面公开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房屋征收等重点领域信息。各项改革不断深化。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构建了项目投资建设“一窗式”平台,审批时限、审批材料压缩50%,推行“不见面”审批。崇川开发区“区域能评环评+”改革试点经验得到全省推广。改进国有资产运营模式,实施园区载体委托运营。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廉政建设不断深化。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委十项规定和区委具体规定,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审计进一步加强。“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全面启动。“三公”经费管理继续强化,在全市率先完成公务用车标识喷涂和网上用车审批管理。扎实开展“走帮服”“万企走透透”等专题活动,密切与群众联系。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历程,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拼搏、攻坚克难,社会各界通力协作、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为崇川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驻区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关心支持崇川发展的离退休老同志、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转型任务艰巨。当前我区正处于产业升级的攻坚期,在适应城市转型迁出部分企业的同时,产业增量发展不快,创新型经济、现代服务业和新型业态占经济总量份额偏低,重大产业项目储备不足。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政府性债务风险管控难度加大。二是环境质量有待提升。居民对黑臭河道、扬尘油烟等问题反映较为突出,少数企业和经营单位污染物排放问题有待彻底根治,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任务较重。部分老小区先天不足,环境配套和物管水平亟待提高。城市综合管理还存在一些盲点和薄弱环节。三是社会建设存在短板。教育均衡发展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缺少吸引力,养老服务跟不上社会老龄化速度,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够丰富,精准助困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社会矛盾仍处于多发期,部分信访矛盾个案化解难度较大。四是行政效能还需提高。政府工作的前瞻性、统筹性需要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严密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少数干部和工作人员精神不振,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热情与效率不高。对此,我们将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8年政府工作建议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江苏“1+3”重点功能区和上海大都市圈建设两大区域战略叠加,让地处上海“北大门”的南通站在了新时代发展的风口。南通建设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创新之都和花园城市的发展定位,以及轨道交通建设、中央创新区建设、五山及滨江地区开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中心城区发展带来了充沛动能。我们要全面把握当前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坚定信心,乘势而上。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市委全体扩大会议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落实区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的“三大提质主攻行动”,以经济提质行动促进产业转型,以城市提质行动完善功能生态,以基础提质行动补齐民生短板,推进全区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谱写“强富美高”新崇川的新篇章。

建议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口径增长6%左右,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左右,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增长8%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420亿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2亿美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7%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做好今年工作,必须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环节多下功夫,围绕三大提质主攻行动,具体抓好产业、创新、城市、管理、生态、社会等六个方面的转型提升。

(一)促进产业转型,保持发展质量走在全市前列。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具有城区优势特色的产业体系,保持效益性、质态性指标全市领先。

全面推动产业升级。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重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软件设计、现代金融、文化旅游等产业的突破。大力扶持实体经济。用好产业发展基金,兑现各类扶持政策,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实施重点企业培育计划,形成销售100亿级企业1家、50亿级2家、20亿级3家,培育融合创新示范企业5家。服务好醋酸纤维六期、烟滤嘴二期等项目建设。支持企业直接融资,力争年内新增上市企业2家。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促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实施智能制造倍增计划。推进中远川崎等企业发展一批智能车间、智慧工厂,探索“智能制造进楼宇”新模式,创建全省智能制造示范区。大力发展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和高附加值、高效能的制造技术,以智能产业集聚区和医疗器械产业园为载体,加快埃菲尔数字打印、涡喷动力、松誉隆等项目开工建设。推进服务业提升工程。以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聚区、综合电子商务产业园等专业园区为依托,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创意设计、商务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和2.5产业。有序推进南大街等商圈提档升级和业态更新,推进时代悦城、红星爱琴海购物公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形成观音山新城核心商圈。进一步提升楼宇经济,引导星光耀、圆融广场、印力中心等楼宇创品牌,打造金融、健康、电商、建筑、创意设计等主题楼宇,新增税收超亿元楼宇1-2幢。更加注重税源经济的培育,强化协税护税。

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以项目招商建设牵引全区经济发展,着力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强、财税贡献大的优质项目。推进精准招商。提高“1+4”招商队伍专业水平,建立分层培训体系,加大招商考核奖惩力度,形成优胜劣汰竞争机制。强化资本招商,用好崇海产业发展基金,加快五色科技等优质项目落地。加强与南通籍、崇川籍名人的对接交流,强化以商引商、以才引才。围绕科技研发、人工智能、文创旅游等产业主攻方向,高频次开展招商活动。加快项目建设。确保省、市级重大项目全部达序,完成新开工亿元产业项目80个以上,投资额100亿元以上。实施金融项目突破工程,力争引进优质金融机构30家以上,新增注册资本超100亿元,新增税收3000万元以上,打造地标性金融主题楼宇。实施文旅项目落地工程,利用主城区资源优势做好“文旅+”文章,推进运河龙舟文旅水岸等项目招商建设,力促一批精品型大旅游项目落地运营,文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0.5个百分点做强园区载体。强化园区招商,建立园区运营目标管理体系,推动可可资本、上海博济等园区平台运营公司做专产业、做亮品牌,促进复客中国(南通)智能产业园、上海软件园南通分园不断引进优质项目。突出规划引领,建立征地、房屋征收、招商建设协同机制,力争全年盘活产业用地1500亩。进一步提高崇川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快建成45万平方米产业载体,打造产城融合发展新典范。

深化对接服务上海。以园区共建为抓手,聚焦金融、科技、人才等重点对接领域。抓好机制融合。深化与黄浦区合作交流,建立政府间常态对话机制,全年组织双方政府高层、社会团体、高校智囊等对接论坛5场以上,促进两地产业、人才、科技、金融、管理理念等互联互通。推进产业融合。构建“上海孵化、崇川转化”对接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复旦大学技术转移集聚区、上海(南通)青年科创中心等项目建设运营,争取更多上海资本和项目注入。促进要素融合。加快浦东国际人才城崇川“双基地”建设,引进上海、欧美高端人才,推动在通沪企以商引商、以企引企,促进上海科技、人才、资本三大要素向崇川流动。

(二)促进创新转型,加快建设区域创新生态高地。充分发挥主城区要素齐全的优势,着力打造全市创新生态最优地,推动企业创新向集群创新转变,加快实现动能转换

推动企业创新。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推进通富微电技改、南亚塑胶研发中心、京源环保研发中心等项目建设。实施“小升高”“小巨人”工程,新培育4个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力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70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7件。强化协同创新,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参与并引领产业联盟技术创新。加强对各类科技研发平台建设的扶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

打造创新集群。推进载体平台集群发展,争创1家国家级、1家省级双创平台。积极参与中央创新区建设,建立市区联动、常态对接、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围绕科创、文创、医学、会展“四大中心”功能定位,年内联合引进3-5家院所研发机构。加快建设智慧技术众创社区,建成综合服务大厅,启动南通大学创业大街建设,开展观音山众创社区前期研究。加快引进大院大所,密切与北京、上海等地高校院所合作,中科大厦等载体力争新引进大院大所及新型研发机构3家。

集聚“双创”人才。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大力实施高层次“双创人才”集聚计划,加大“紫琅英才”引进和扶持力度,推进海外招才引智工作站等载体建设,全年力争引进各类顶尖人才10名、海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100名,带动一批院士及“千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领衔项目落地。深入推进大众创业。营造更为浓烈的创业氛围,加强资金、载体、审批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为创业者提供更优良的服务支撑。组织“崇川籍高校学生看家乡”活动,实施“万人创业计划”“大学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创建创业示范社区,打造品牌孵化基地1个,帮扶1200人创业,提供担保贷款4500万元。

(三)促进城市转型,打造全省一流宜业宜居福地。围绕城市转型、交通转型,系统实施城市更新,着力解决“城市病”突出问题。

攻坚征收安置,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积极策应中心城市“一主五片两重点”发展格局,全力保障中央创新区、轨道交通、五山国家森林公园、滨江生态修复等城建重点工程以及重大产业和民生项目。攻坚房屋征收。推进80万平方米房屋征收任务,动迁居民4500户。逐步完善依法征收的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深入探索阳光征收新模式,健全群众监督、检察官驻点、同步审计等机制,强化对征收评估、服务、测绘等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建优安居工程。高品质建设100万平方米安置房,竣工交付63万平方米。进一步优化政府部门监管、建设单位负责、监理部门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动迁群众监督的质量管控体系,不断提升安置小区综合品质与形象。物管主体提前介入安置房建设,做好建管无缝衔接,提升安置小区软环境,全力打造百姓满意的宜居精品。

加快改造更新,补齐老城环境短板。推进老小区改造。注重综合整治与应急整治相结合,实施老小区整治项目25个,着力补功能、抓配套、管长效。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编制寺街、西南营修建性详规,继续推进腾迁工作,启动示范项目建设。实施濠河周边环境提升工程,先行启动长桥、环城东路片区环境升级改造项目。实施增绿行动。采取见缝插绿、沿线建绿、成片造绿的举措,实施新桥公园等2个区级公园、小石桥等8个小游园和观音绿色通廊等2个河道绿化,实现因势造景“一园一特色”。全年新增绿地面24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45.2%,林木覆盖率达到3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完善支路网络体系。注重道路设计与环境设施布置有机协同,全面提升辖区内道路建设品质。完成10条支路建设,进一步畅通中心城区交通微循环。优化静态交通,新增机动车泊位1200个,逐步缓解停车难矛盾。探索智慧建设管理。加强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和管护中的应用,建立全区支路后巷地下管网地理信息数据库,将物联网技术逐步应用到涵闸泵站、防汛调度、物业管理等领域。

(四)促进管理转型,提升城市治理常态长效水平。按照管理机制最优化、管理措施系统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的要求,持续促进城市综合管理向法治化、标准化、精细化转变。

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力度。深化综合执法改革。有机整合各部门执法监管职能,执法重心全面下移,社区执法点运转率达到100%。在学田、和平桥等街道探索管理和执法分离模式,在市容管理方面引入社会化、项目化管理机制。开展综合整治。实施城山路、跃龙路景观提升工程,完成城山路菜市场标准化建设并对外营业,持续抓好流动摊点专项整治,治理背街后巷机动车停车秩序。严格管控违法建设,严禁新增违建,逐步拆除存量违建。完善物业管理。充实基层物管力量,逐步实现物管工作全覆盖。面向市场,引导业主自治,探索第三方社会组织参与机制。强化安置小区和老旧小区物管,补齐管理短板。

进一步完善环卫保洁体系。推进保洁一体化。中央商务区、观音山新城实行保洁服务外包,全区保洁市场化比例超过45%。在虹桥街道开展综合保洁试点,探索解决职责交叉、管护脱节问题的新机制。实施垃圾分类处置。提高市民群众分类意识,加快生活垃圾分类设备的布点投放,推进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建设。加强建筑垃圾管理。严格管控建筑垃圾清运,强化“黑名单”和信用惩戒制度。建设建筑垃圾调配场,完善分类收集、运输、消纳和利用体系。

进一步健全市场监管网络。营造公平市场环境。围绕商事制度改革,建设市场监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以“五创一建”推动商务诚信体系建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食药安全监管。探索食品安全监管“互联网+”模式,持续推进初级农产品快检和“明厨亮灶”工程,全面落实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任务。加大药品监管力度,确保药品安全“零事故”加强特种设备管理。开展以电梯、大型游乐设施为重点的特种设备领域安全隐患排查。运用大数据监管手段,实现电梯维保签到系统全覆盖。开展电梯维保质量提升与老旧电梯安全评估整改,全年评估排查老旧电梯100台。

(五)促进生态转型,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落实长江经济带生态“大保护”要求,实施天蓝水清工程,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坚持系统整治,让水更清。引进治水专业机构,制定全区水系整治一揽子方案,系统规划、成片推进、长效管护,逐步实现区域水环境“水通、水动、水清、水美”。源头防污,严格监管居民小区、企事业单位、各类门店下水乱接乱排现象。系统治污,对锅炉厂河等18条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对胜利河等4条黑臭水体进行专项整治,加快实现水系贯通,确保治一条成一条,治一脉清一片。长效控污,深化“河长制”为“河长治”,确保“断面长制”落实到位,整合多方力量即时处理巡河发现问题,实现水体及周边长效管控。

落实最严监管,让天更蓝。不遗余力“治污、禁烧、降尘、控煤”,确保PM2.5年均浓度、重污染天数继续下降,空气质量达标率不断上升。推进餐饮油烟综合执法,严禁露天烧烤、油烟摊点,严格督促油烟污染餐饮单位进行油烟排放达标改造。加强对工程施工、物料堆放等扬尘主要发生源的管控,严格抓好秸秆禁烧。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确保完成年度减煤目标。完善应急联动响应机制,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

淘汰污染企业,让GDP更“绿”。依据产业和城市发展规划,按照“环保手续完备、排放稳定达标”两个标准,更大力度开展印染、化工两行业和“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取缔关闭一批、整合搬迁一批、整改提升一批。通过污染企业综合整治,促进全区企业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

执法引导并重,让环保氛围更浓。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严管、严查、重罚、重惩,形成环境保护压倒性态势。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进一步提高经营单位和广大市民的环保意识,营造全社会共抓共管环境治理的浓厚氛围。

(六)促进社会转型,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建设民生工程。守牢底线,以“绣花”功夫抓好精准助困。突出重点,不断完善公平共享、弹性包容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温暖崇川。

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扩大基本保障。做好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以灵活就业人员、新成立企业为重点,巩固和提高各项社会保险覆盖率,实施全民参保登记。继续做好被征地农民安置工作。强化养老保障。推进医养融合健康工程,在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拓展健康养老功能,养老机构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科学布局健康养老服务圈。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家庭医生工作站、护理站一体化管理,为深化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支撑。健全救助体系。高度关注因病致贫、因残致贫、支出型贫困等群体,统筹医疗、保险、社会组织等资源,用好“阳光扶贫”监管系统,精准推进“三助五送促提升”行动。深入开展与陕西留坝县、佛坪县的对口合作,协同推进精准脱贫。

提高公共服务共享度。促进教育优质均衡。持续深化小学集团化办学改革,完善以培养优秀教师为核心、管办评分离为重点、弘扬师德师风为支撑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逐步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推进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鼓励名园办新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完善幼儿园监管机制,加强对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常态管理。提优基层卫生服务。全力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稳妥实施医联体建设,加快建设全科医生队伍,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新型就医秩序。丰富公共文化服务。构建“崇文化”品牌,高标准推进区文化馆、图书馆建设,探索总分馆制,营造“全民阅读”良好氛围。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常态开放,方便居民群众就近享有公共文化资源。加强文物、非遗保护,划定首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范围。加强社区管理服务推进社区公共服务功能标准化建设,力争30%的社区年底前达标。以全省首批网格化社会治理试点为契机,深化社区邻里建设。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新增省级以上公益创投项目4个、街道社会组织孵化基地5个、品牌社会组织10个。加强社会组织监督管理,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承接等方面的作用。落实双拥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政策,每个街道打造2-3个特色拥军优属服务站。

全力保持平安稳定。放大“平安崇川”品牌效应,为全区发展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发生。标准化搭建矛盾化解体系,深入实施区、街两级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全面落实领导包案、领导接访制度,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推广信访权益保障卡,引导群众依法理性维权。完善“一综多专”大调解机制,加快涉校、涉医、旅游、环保、物业等纠纷多发领域专业化调解组织建设。加强综合治理。完善技防监控网络,建设综治信息系统。引导专业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建立社区矫正志愿服务团队。开展互联网金融和非法集资专项整治,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舆论引导,探索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压实安全监管。强化应急管理,完善突发重大事件应急处置体系。进一步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管行业、管业务、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探索建立专业安全生产委员会,不断强化企业主体、部门监管和属地监管责任。加快建设综合监管平台,引导企业实施第三方专业安全服务。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做好新一年工作,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保障。政府系统要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把握新时代政府自身建设的新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始终牢记使命,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建设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法治型、服务型政府。

(一)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深化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推动区、街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律师工作室规范化运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压降行政复议纠错率和行政诉讼败诉率。依法接受党内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以及国家监察、司法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工作联系,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自觉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深入实施“七五”普法规划,促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地见效,引导各级干部和工作人员学法、守法、用法。

(二)提高服务效能。巩固深化“放管服”改革成果,改善营商环境、加强便民服务、释放市场活力。以政务服务“一张网”为重点,打造线上线下、虚实一体的政务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社区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争创全省“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示范区,深化“不见面”审批,实现企业注册开业3日内、施工许可50日内办结。完善政府工作规则、议事规则,严格执行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等制度,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三)深化各项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加快破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改革助推经济提质。建立金融保险产业发展、园区目标管理和规划引领发展等工作机制,完善项目推进和招商体系。调整区街财税体制,加强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提高政府投资效益。进一步完善财政收支预算,积极管控化解政府性债务。以改革助推城市提优。建立市场化、一体化的环卫作业服务新模式,探索背街后巷机动车停车秩序执法。以改革助推基础提升。进一步完善信访矛盾化解、应急处置责任体系,加快义务教育、学前教育、文化惠民和社区卫生服务等领域改革,不断完善社区治理体系。

(四)加强作风建设。坚决避免当前“四风”问题存在的十种新表现,驰而不息改进作风。奋发进取不懈怠。始终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开展工作,始终把责任和使命扛在肩上,保持昂扬向上的热情,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坚定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服务好发展大局。坚定走群众路线,服务好广大居民和企业。真抓实干不作秀。坚持说实话、办实事,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各项工作。不驰空想、不骛虚声,不建“形象工程”,不搞“材料出政绩”。改进文风会风,精简会议简报。勇于担当不避难。正视经济、城市、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主动接受挑战,勇于攻坚克难。以“马上就办”的态度狠抓工作落实,不推不绕不拖,坚决克服庸政懒政等不良倾向。锐意创新不守旧。始终把创新作为提升政府服务水平的动力源泉,不断推进理念创新、举措创新。以“四个全面”综合考核为导向,认真落实鼓励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营造更为宽松的工作创新环境。

(五)抓实廉政建设。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委“十项规定”和区委具体规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立审管联通系统,制定审批监管细则,堵住权力行使过程中可能的漏洞。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主动接受各种形式的监督。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推进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完善采购预算、公共资源交易制度,进一步规范“三公”经费管理。全面推行“大代建”工作制,促进政府投资工程阳光防范体系建设。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各位代表,八十万崇川人民的幸福,要靠我们共同奋斗得来。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合力,开拓奋进,在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强富美高”新崇川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为实现全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