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7日在崇川区
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陈中锋
各位代表:
现在,我受崇川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17年的主要工作
刚刚过去的一年,区人大常委会在中共崇川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迈上率先发展新台阶,建设强富美高新崇川”奋斗目标,依法履职,积极作为。全年召开常委会会议9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5项,依法作出决议、决定2项,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71人次,组织调研视察活动19次,形成调研报告14篇,提出审议意见9件,为全区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优生态、防风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支持改革促发展
促进经济增长。区人大常委会在认真审议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同级审计等工作报告的基础上,审时度势,精准帮促,支持区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各项改革发展举措的深入实施。一是紧抓全口径预算这个“牛鼻子”,建议区政府积极应对观音山、五山地区相关体制调整和营改增政策变化对我区财政带来的影响,切实化解机遇性收入、政府平台税收和限售股减持等负面影响,不断调优产业和税收结构。二是紧盯政府性债务这张“晴雨表”,支持区政府从严把握城市建设投入与土地出让收入的比重关系,安排土地和房屋征收计划区分轻重缓急,决策政府举债、融资方案做到力所能及,处置政府专项支出坚持循序有度。三是紧握政府同级审计这个“探雷器”,支持区政府有效发挥了审计对于推进依法行政、优化资源配置的特殊作用,在征收、安置和建设等重点领域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有效保障国有资金的安全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四是紧跟全面接轨上海这个“主旋律”,支持区政府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抓紧推进经济转型,充分发挥崇川开发区的主力军作用,大张旗鼓地开展驻外招商工作,整合科技平台资源,理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依托关系,在提高“两化”融合水平方面,走在全市的前列。
促进民生改善。区人大常委会抓住教育、医疗、城管、食品安全、公共文化、居家养老等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展开密集的调研和审议。在义务教育方面,支持区政府推进集团化办学,采取制度问责、行风督查、典型引路、绩效挂钩等办法,旗帜鲜明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支持区政府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入学政策,巩固“零择校”成果。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着力推动“15分钟健康服务圈”建设,支持区政府在优化规划布局、加强硬件建设、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集思广益。在城市管理方面,着力推动管理流动摊点、遏制违法建设、打击渣土乱倒等专项工作,支持区政府在堵疏结合、建管并重、网格管理、公众参与等方面深度谋划、大胆实践、创新创优。在食品安全方面,着力推动政府部门巩固“333”整治成果,强化“明厨亮灶”等平台建设,运用全民动员、条块结合、阳光监管、高压执法等多种手段,营建名副其实的“江海美食之都”。在文化服务方面,积极参与、大力推动崇川区图书馆、文化馆、街道文化站和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促进各类基层文化团队、各种公共文化品牌的创新发展。在居家养老方面,支持区政府创新养老救助、医养融合等服务模式,通过政府购买、志愿互助、功能“嵌入”、服务外延等多种渠道,为老年人的“空巢”照料、康复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提供方便。
促进环境提升。区人大常委会对全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情况组织了专项执法检查,大力支持区政府对重点污染企业进行管控,及时完成了中央环保督查交办的事项16件和省环保督查交办的事项24件,果断关停观音山片区印染企业35家,有效解决了濠北路龙虾一条街、学田南路和教育路餐饮油烟污染、禁养区养殖污染等一批突出问题,辖区内大气综合质量指标稳中趋好,省控河流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执法检查有针对性地指向新污染源不断增加、噪音投诉居高不下、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相对不足等薄弱环节。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专题审议,要求区政府加大环保工作在政府目标管理中的考核权重,建立和完善环境举报奖励制度,突出对黑臭河道、雨污分流的有效整治,关注新兴产业所产生的光电、放射等新污染源,促进全区环保工作持续良性发展。
二、强化监督重实效
突出依法治区。区人大常委会在依法审议和决定重大事项、依法任免干部、依法督办人民信访件的基础上,重点推动“两院”的司法改革和司法品牌建设。常委会专题调研了区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制改革的工作情况,支持检察院从“定人